《為什麼要睡覺?》是比爾蓋茲年度選書,作者Matthew Walker為知名睡眠學家,其總結了數十年的科學研究來深度透析睡眠的種種真相,包含睡眠與做夢對身心健康的功能與效益、缺乏睡眠的不可逆傷害、睡眠對職場及各專業領域的各種影響。偶然路過書店看見這本書被放在推薦書架上,疑惑的念頭浮上心頭,睡眠不就只是睡眠嗎?抱著好奇心打開來翻閱幾個篇章,深深被作者輕快文筆以及有趣的科學內容吸引,立刻將書本買回家細細閱讀。
作者強調人類每天需要睡飽八小時,若是過度熬夜或沒有睡飽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,如作者書中所敘述:「對於睡眠債,我們基本上會用更多睡眠去補償,也就是所謂的睡眠反彈(sleep rebound),不管大腦有多少補眠的機會,均無法補回所有的損失。」此段章節更加深了我需要早早入睡的決心。
另一段比較有趣的是關於晨型人與夜型人的分析,作者表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近日節律,睡眠類型是由DNA決定的,「夜貓子並不是自願成為夜貓子的,他們的日程表之所以注定拖延,是因為體內無法改變的DNA,這不是他們有意犯下的錯誤,而是遺傳賦予的命運。」閱讀完後才明白原來總是被貼上懶惰標籤的夜貓子是被社會誤解的,身為半夜活躍的夜貓子,看到此段深感欣慰。
非常推薦此書給所有睡眠品質不佳或是對睡眠科學有興趣的讀者,閱讀完此書後因為對於睡眠運作原理更加瞭解,我開始嘗試戒除咖啡因並且提早就寢時間,睡眠品質也有了實質提升,一起來享受更美好的高品質睡眠吧!